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卖场新闻 > 正文
卖场新闻
诚实守信促发展 聚精会神为民生
2011-11-29 16:42:46

诚信的人不一定全部成功,但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在诚信上有瑕疵,就一定不会成功。”

——欧亚集团董事长 曹和平

欧亚卖场认为,企业的DNA就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企业文化。值此欧亚卖场十一周年店庆即将来临之际,本报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为您解读一个恪守诚信的最有力执行者——欧亚卖场。

诚信对待消费者

——构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DNA

在商言情

欧亚卖场认为,“我们的店庆更多的不是研究卖出去多少东西,而是看能收回多少消费者的关爱和信任。”

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为愉悦的体验,欧亚卖场在不断提升、完善,再提升、再完善,增加更多的景观区,增设更多的观光梯和观光车,同时,扶梯的设计更为人性化,室内动线的设计更为合理。虽然投入了巨大的成本,但却使来到这里的人们拥有更多的视觉上的享受、精神上的舒适、情感上的满足。

欧亚卖场认为,在商不仅要言商,更要言情。销售额和利润只是一种表象,在这种表象的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从物的付出转换成对消费者情感的吸纳程度,要看收回多少信誉度,收回多少美誉度,收回多少关爱,收回多少亲情,收回多少社会关注度等等。“未来商品的同质化、业态的同质化、购物环境的同质化等越来越普遍,都很容易被模仿、被超越,只有为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而打造的企业文化将很难被模仿,这是企业独有的DNA。”

一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是销售数字上的递增和累加,同时,更应承载起员工与合作伙伴的期望、消费者对于快乐与幸福的期望,应该勇于为社会担当,应该是一个快乐的大家庭。不管获得多少,都应该给予更多。

诚信与成本的相悖论

欧亚卖场认为,“诚信与成本的关系是相悖的,一个企业如果诚信度越高,那么,就能快速实施消费行为,消费者所支付的消费成本就越低,商业企业也因此会降低销售成本,这个成本包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安全成本以及财力成本等等。”

欧亚卖场认为,决不能让消费者成为商品的鉴识专家,更不能让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雾里看花,一手拿着秤杆子,一手拿着算盘子,时刻提访受欺骗。在欧亚卖场,我们可以看到超市入口处的“消费者监督电话”;在超市蔬菜区,我们可以看到若干台公平秤供消费者随时复核重量;在果蔬区,我们可以看到专人专职每天负责果蔬农药残留检测;在每张商品出价单上,我们可以详细地看到商品成分及相应资质;在50万种商品的封价单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商品的原价及折让力度;在营销方案上,我们丝毫看不到任何返券套券的方式……

诚信与成本是相悖的,简言之,企业的诚信度越高,成本越低,只有诚信才能促进消费的快速实施。商家本着诚信去做企业,搞经营,消费者就不会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必出现看看称好的东西分量够不够,查查买到的东西质量合不合格等现象,从而节省下更多的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体力成本,实现绿色营销、低碳营销、和谐营销。

诚信对待员工

——构建企业独特凝聚力的DNA

企业发展成果,全体员工共享

欧亚卖场认为,“企业虽然从事的是经济工作,但不应成为纯粹的经济人。作为一个企业,有责任让员工享受尊严与快乐,愉快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当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之时,欧亚卖场毅然提出“不裁员,不减薪,不减福利待遇,为员工及家属擎起一片艳阳天”。物价全面上涨之时,欧亚卖场为全体员工增加了饭补、车补,提升工资奖金等福利待遇。通货膨胀严重之时,欧亚卖场为员工们分发各种各样品相最好的果蔬米面。员工生日、新婚、生子之时,都会收到总经理亲笔题词的祝福卡及精美礼物。发现环境好的景点,组织全体员工去旅游。炎炎酷暑来临之时,欧亚卖场将酸梅汤发放到每个员工的手中……

欧亚卖场认为,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诚信,首先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诚信对待员工,让员工不仅获得物质上的满足,同时获得更多的精神红利,得到情感的满足。让企业发展成果惠及员工,惠及社会,厚德载物,担当责任,是欧亚卖场的立业之基,也是欧亚卖场的发展之本。

制度是管理之道,情感是管理之本

欧亚卖场认为,“从事企业管理包括从事团队建设,一定要用制度做框架去约束,同时更要用情感去激发。各个部门之间,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一定要做到和谐相处。”

关于用人,欧亚卖场是看得很重的。“以人为本,人才强企”,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欧亚卖场拥有完善的考评体系,对各级管理人员都有民主评议及管理考核。“广揽,慎用;严管,勤修!”让每一个员工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将个人的创造力与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给每个人营造公平竞争的工作环境,才能让广大员工与企业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欧亚卖场认为,小型企业靠人治,中型企业靠制度,大型企业靠文化。欧亚卖场将刚性的制度巧妙地变成了一种拥有秩序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变成了一种企业的文化信仰和员工的价值取向,它能使团队发挥最大的吸引力,并产生无限的能量与创造力,这就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刚性支撑。

诚信对待合作伙伴

——构建企业竞合共赢的DNA

竞合共赢,打造和谐商业

商业竞争不是拳击而是竞走,不是要打倒谁,而是看谁领先。”

——曹和平

欧亚集团董事长曹和平早在2004年就提出了“和谐商业”这一理论和概念。所谓和谐商业,系指商业行为中理念的和谐、服务的和谐、价格的和谐、厂商关系的和谐、买与卖的和谐、环境的和谐等等。多年来,欧亚卖场始终给供应商最优惠的经营权,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这里的供应商,许多都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经过欧亚卖场这个大熔炉的锻造,借助欧亚卖场强势发展的平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当时蹬着三轮车的小老板如今变成了开着宝马车的经营者。

欧亚卖场认为,经营人生,重在人道;经营企业,重在商道。这里的商道,就是和谐发展之道。商业企业具有聚集效应,要和谐发展,不能将同行业者排除在外,任何商业企业都不能成长在“消费的大沙漠”里,它需要一种消费氛围,那就是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对于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来说,欧亚卖场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而他们也逐步融合到欧亚卖场的企业文化之中,变成了促进欧亚卖场发展的推手,实现了合作与双赢。

厚德载物,秉承儒商之道

欧亚卖场认为,“厚德载物的‘物’,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中的人物和自然界中的事物!同时,这里的物也是指被担当。厚德,会被托付更多的事情、事业、世界、仕途等等,也就是用无形之物载有形之物,从而收获更多的精神支持和思想支持。”

欧亚卖场认为,无论处事为人也好,经营企业也罢,都要坚守道德底线。跨越这一界线,就会触碰企业的生命线。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欧亚卖场非常注意德行和修为,并维持这种与合作伙伴和谐共存的良好氛围,与供应商和谐而共赢、与消费者和谐而共荣、与同行业者和谐而共存、与员工和谐而共生。凡是走进欧亚卖场的人,欧亚卖场就有义务让他们感到快乐、舒畅、愉悦。

回顾欧亚卖场十一年来的发展历程,预想欧亚卖场今后的美好愿景,以“厚德载物”为重心的儒商之道在这里被描绘得愈加清晰。

诚信回馈社会

——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DNA

关爱民生,提高幸福指数

欧亚卖场认为,“商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人们幸福指数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和谐社会的晴雨表。”

面对物价的大范围上涨,为了不让中低收入群众的生活因此变得更加艰难,为了提升市民的幸福生活指数,保障最基本的生活品质,欧亚卖场蔬菜全部实施自采自销经营,组建了专业的采购团队,直接深入田间地头和蔬菜生产基地进行采购,降低了成本,缩减了环节,确保其品类最多化,价格最低化,质量最优化。

欧亚卖场认为,“百货店”就是为百姓开的店,就应该将百姓利益放在首位,大型商贸企业有责任通过自身的努力来降低消费者的购物成本,提升消费的质量,提高消费者的幸福生活指数。商业企业应该懂得舍得的辩证关系,在社会责任面前,就应该学会舍得,用自己对一些利益的“舍”弃,换来消费者幸福生活的所“得”,欧亚卖场正是“舍”弃了利润,而“得”到了消费者的信任和社会的认可。

倾情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

欧亚卖场认为,“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这一点在欧亚卖场的发展史上,称得上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

欧亚卖场在发展的同时,将反哺社会、回馈社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种使命必须承担,同时又必须承担好。

欧亚卖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5万个,缓解了政府安排就业的压力;曾先后与红十字会、心语协会等组织联合,为困难群体和残疾人提供特殊服务;曾向环卫工人捐赠价值20万元的羊毛裤、手套等;当我省洪水、玉树地震、南方大旱时,欧亚卖场在没有任何组织号召的情况下第一时间捐资赠物,总计达数百万元;面对贫困学子上学难的问题,欧亚卖场曾先后资助过5位贫困大学生,为其捐赠学费及学习生活用品,并为希望学校捐款;为改善周边环境,欧亚卖场为社区修建了凉亭等等。

欧亚卖场认为,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不是看其盈利能力的大与小,而是看其履行社会责任能力的强与弱。和谐社会的基础就是诚信,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社会服务的窗口,必须坚持诚实守信。

只有这样,才能将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有序展开。



营业时间:9:30-20:00